中國需求誤差導致油價下跌超過 1%

  休斯頓7月16日 – 由於擔心中國經濟放緩抑制需求,油價在週二下跌逾 1%,連續第三天下跌,不過,越來越多的人認為聯準會可能會盡快開始降息,阻止了油價下跌。
  布蘭特原油期貨下跌 1.12 美元,跌幅 1.3%,至每桶 83.73 美元;美國西德州中質原油 (WTI) 原油下跌 1.15 美元,跌幅 1.4%,至每桶 80.76 美元。
  BOK Financial交易高級副總裁 Dennis Kissler表示,「由於政府持續的支持計畫令人失望,中國的許多煉油廠削減了疲軟的燃料需求,因此中國繼續傳出疲軟的經濟數據。 」
  官方數據顯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4 月至 6 月成長 4.7%,為 2023 年第一季以來的最低增速,低於路透社調查的 5.1% 預測。由於房地產業長期低迷和就業不穩定,經濟成長較上一季 5.3% 的成長放緩。
  同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週二表示,由於美國經濟活動降溫、歐洲觸底回升以及中國消費和出口走強,全球經濟預計未來兩年將溫和成長,但這條路的風險比比皆是
  市場消息人士週二引述美國石油協會的數據稱,美國上周原油庫存減少 440 萬桶。根據週二的路透社調查,預計上週庫存平均將下降 33,000 桶。
  政府庫存數據預計將於週三公佈。
  聯準會主席鮑威爾週一表示,美國今年第二季的三項通膨數據“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人們的信心”,即物價上漲的步伐正在以可持續的方式回歸央行的目標。市場參與者將此言論解讀為顯示降息可能已為時不遠。

  較低的利率可以降低借貸成本,從而促進經濟活動和石油需求。
  美國6月零售額也持平,顯示出消費者的韌性,提振了第二季的經濟成長前景,有助於緩解對經濟急劇放緩的擔憂。
  聯準會理事阿德里安娜·庫格勒表示,如果經濟狀況繼續向好發展,今年稍後開始放鬆貨幣政策將是適當的。
  但一些分析師對過度看漲發出警告,因為美國一些宏觀經濟數據的預期疲軟仍可能在短期內間接損害石油需求。

文章來源:路透社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