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走強和全球經濟消息喜憂參半,油價下跌

  • 原油基準週末上漲 3%
  • 美元兌主要貨幣觸及七周高點
  • 隨著夏季的到來,美國石油需求上升
  • 以色列和黎巴嫩緊張局勢加劇

  路透社6月21日 – 由於擔心美元走強和世界某些地區的負面經濟消息可能會打擊全球石油需求成長,原油價格週五下跌約 1%。
  儘管有跡象顯示美國石油需求改善且燃料庫存下降,幫助原​​油價格在前一天升至七週高點,但價格仍下跌。
  布蘭特原油期貨下跌47 美分,或0.6%,收在每桶85.24 美元,而美國西德州中質原油(WTI) 收盤下跌56 美分,或0.7%,收於每桶80.73 美元。
  此次下跌使 WTI 四天內首次脫離技術超買區域,而布蘭特原油期貨自 4 月初以來首次連續第四天保持超買。
  本週,兩個原油基準指數繼上週上漲約 4% 後均上漲約 3%。
  由於聯準會在降息方面採取的耐心態度與其他地區更為鴿派的立場形成鮮明對比,美元(.DXY)兌一籃子其他貨幣上漲至七周高點。
  聯準會在2022年和2023年大幅升息,以抑制通膨飆升。利率上升提高了消費者和企業的借貸成本,這可能會減緩經濟成長並減少對石油的需求。
  美元走強還可以使石油等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對其他貨幣持有者來說更加昂貴,從而減少對石油的需求。
  作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費國,由於就業反彈,美國 6 月商業活動攀升至 26 個月高位,但價格壓力大幅消退,為近期通膨放緩可能持續的希望帶來希望。
  然而,由於創紀錄的高價格和抵押貸款利率的回升,潛在買家望而卻步,美國 5 月成屋銷售連續第三個月下降。
  美國能源情報署週四公佈的數據顯示,代表石油需求的產品供應總量上週增加了 190 萬桶/日,達到 2,110 萬桶/日。
  儘管原油價格下跌,但由於夏季駕車季節需求上升和庫存下降,美國汽油期貨連續第四天攀升至一個月高點。

  臨時政府數據顯示,印度煉油廠5月原油加工量較上年同期增加近1.3%,俄羅斯供應的原油在全球第三大石油消費國印度的進口中所佔份額增加。
  澳新銀行研究部分析師表示,“亞洲需求強勁的跡像也提振了市場情緒。該地區煉油廠在維護後正在恢復一些閒置產能。”
  但在歐元區,由於需求自二月以來首次下降,本月業務成長大幅放緩。
  在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中國,北京警告稱,與歐盟在電動車進口方面的摩擦不斷升級可能引發貿易戰。
  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了複雜的局面。
  烏克蘭軍方表示,其無人機襲擊了俄羅斯境內的四家煉油廠、雷達站和其他軍事目標。
  黎巴嫩真主黨領袖本周承諾,如果發生跨國戰爭,將與以色列發生全面衝突,並首次威脅歐盟成員國塞浦路斯。
  在厄瓜多爾,由於大雨導致一條主要管道和油井關閉,厄瓜多爾國有石油公司厄瓜多爾國家石油公司宣布,用於出口的納波重質原油的交付遇到不可抗力。

文章來源:路透社

返回頂端